栏目分类

PRODUCTS

咨询电话

0410 73663731

13604100731

邮 箱

2892034127@163.com

首页 > > 映山红集
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二十二团 赴朝作战纪实 《鏖 战 千 里 运 输 线 》(下集) 文/ 张林成
发表时间:2020-08-07     阅读次数:     字体:【

鏖 战 千 里 运 输 线(下集)

——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二十二团

赴朝作战纪实

张林成 著


(接中集)


十三、胜利停战

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朝战争,彻底暴露了它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丑恶嘴脸,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界人民的遣责和反对,政治上越来越孤立,军事上更是连遭败绩,我志愿军入朝后,与朝鲜人民军连续发动的五次战役,将“美李伪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以后又连续粉碎了其所谓的“绞杀战”、“细菌战”、“重点轰炸”、“饱和轰炸”、“两栖登陆”等阴谋,特别是我军发动的夏季攻势(金城反击战)一举突破了敌四个师长期经营的正面防线,歼敌7.8万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惨败使美帝国主义陷入了更加狼狈的境地,不得不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史定格在二十世纪中叶。历时三十三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历史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自然法则的严肃与正确,那就是任何敌人发动的野蛮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是逆历史而行的,是注定会失败的。而我们所进行的反侵略的人民战争是正义的,是顺历史而行的,是一定会胜利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得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支持,更得到了全世界一切渴望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谁也无法阻挡滚滚奔涌的历史巨流。

七月二十七日十八时,团属机关在黄海北道新坪郡禹口洞驻地召开了庆祝大会,由团长何力斌宣读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共同发布的停战命令,全体指战员一片欢腾,热烈庆祝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为了防止部队中产生麻痹松懈和骄傲情绪,全团于“八一”前后普遍进行了一次形势和任务教育,号召部队坚决执行停战命令,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搞好战备工作,防止敌人玩弄新的阴谋。通过教育,指战员们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决心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姿态迎接新任务。

入朝三年来,工兵二十二团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发扬了人民工兵“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顽强革命精神和作风,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和全体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道,用实际行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捍卫了世界的和平事业,从而赢得了朝鲜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钦佩与崇敬。

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全团召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三周年纪念和第三届庆功授勋大会。在授勋仪式上新坪郡领导人代表朝鲜人民政府授予我团5名团级干部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授予30名营级干部三级国旗勋章,授予18名二等功臣二级战士荣誉勋章。大会表彰和宣扬了三年来在完成作战任务中涌现的大批功臣模范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指战员保持荣誉继续前进,在完成今后的各项任务中再立新功。努力为朝鲜人民的和平和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二月十八日,全团在新坪郡禹口洞驻地召开追悼会,政委郭军致悼词,深切悼念三年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02名烈士,朝鲜新坪郡党政军民各界代表20多人参加了大会并向烈士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通过缅怀烈士们的光辉事迹,使全体指战员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决心继承遗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


十四、备战与建设

战后的朝鲜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为了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防止敌人破坏停战协定,部队先后担负了一系列战后恢复重建工程。

一营于八月四日由金城前线胜利回撤后,经过短期休整,接受了阳德至新坪段道路桥梁整修和为新坪矿山修建工人宿舍,为新坪郡政府修建俱乐部的任务。九月十七日任务完成后,兵分两路,一连、三连在新坪一带为本团建军营,二连赴内洞为“工指”器材站建库,后又于一九五四年五月一日接受了明德、龟塘、乘鹤洞等渡口的防洪工程,并抽出一个排协助二十三军在城北渡口架设永久性桥梁。在龟塘渡口,将原四座高水位桥面撤收,灌注了八个水泥桥脚,重新铺设了新的桥面,并设置了滑纲渡场两处。在明德渡口,灌注了三座水泥桥脚,将桥面加高20公分,设置了三个活动桥面和两处滑纲渡场。在乘鹤洞渡口,将原桥撤收,重新架设一座堡栏式活动木桥,并设置滑纲渡场两处。在文城渡口,将原高水位水泥大桥修复,部分桥脚又用水泥灌注增高40公分,并在大节间用木料支撑加固,由于准备工作扎实充分,多种办法并用,因此各渡口安全渡过了洪汛期。

二营于八月接受了黄江、城北两渡口架设中等水位木质堡栏桥梁的任务,九月中旬完成任务后,与三营共同接受了阳德上金洞、山水洞两处为“志后”二分部修建能容纳53个车皮,计6360立方米的永久性军械坑道任务,整个工程提前十九天超额20%完成,获得了“志后”二分部赠给的“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奖旗一面。随后兵分两路,四、六连(加机械连一个排)赴仁坪至桧仓一线加修公路,五连赴桧仓为“工指”建营房,两处工程均在一九五四年五月下旬提前竣工。

三营兵为三路,九连赴文城负责恢复建设在战争中被炸毁的水泥大桥,七连赴圣旺江、临津江两处渡口负责加固桥梁,八连负责整修新坪至益寿洞一线公路并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九月中旬完成任务后,又与二营一道赴阳德为“志后”二部分建军库,后于一九五四年五月初又兵为两路,七、九连(加机械连四个班)赴五陵里为“志后”三分部构筑永久性军械库(坑道),八连赴阳德山公洞为“志后”二分部构筑永久性军械库(坑道)。

从一九五三年八月至一九五四年九月停战后的一年时间里,全团先后完成了大小20余项恢复和建设工程,共新建桥梁3座计长249米,修复桥梁7座计长389米,建房40间共计480平方米,建俱乐部一座450平方米,维修道路60公里,建军库(坑道)共12条排方计15416立方米。为医治战争创伤,搞好备战做出了贡献。

在此期间,全团还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战备综合训练。通过战备教育、落实“三大条令”、进行文化补习等,进一步提高了全团指战员的政治、军事及文化素质,为回国后的军队正规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一九五四年九月底,全团集结于北仓里进行整编。按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颁发的国防军陆军工程工兵团的编制要求,司令部设作训、宣传、侦察、队列、管理和机要六个股;军事教导连改编为通信连;新成立了警卫排和侦察排;器材处取消器材班,成立了修理所;以原机械连为基础扩建了技术营,下辖机械连、渡河连、给水排,(渡河连由二连改编而成,抽调六、九两连的第二排和一营部高射机枪排组成新二连)。


十五、伟大的中朝友谊

中朝两国是情同手足的兄弟邻邦,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悠久的传统友谊。在入朝作战期间,工兵二十二团和全体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并热情为他们服务,用鲜血和生命为中朝友谊写下了新的篇章。

每逢春种秋收等农忙季节,指战员们都要于百忙之中抽出人力到驻地附近,帮助居民搞生产,仅一九五三年春季在新坪郡一处就帮助当地居民春耕200余亩。每逢驻地附近的居民受伤或患病,部队医务人员总是随叫随到,精心治疗。一次抢救一位重伤的居民时,在抗战时期即从事医务工作的卫生连军医谭炳月从自己身上抽出200CC血输给这位居民,使这位居民很快转危为安。体现了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当朝鲜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时,部队就将省下来的粮食和衣服送到他们家里,当看到朝鲜居民遇到危险时,部队更是全力予以救助。一九五三年一月,美军在文城地区一居民区附近投下大量各种类型的炸弹(蝴蝶弹、钢珠弹、定时弹等),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团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排险,在排险中,团部工兵教员杨兴荣同志光荣地献出了生命。一九五二年九月初,朝鲜人民军伊川郡社会安全部中尉军官李炳华同志在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朱宝太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临津江城北渡口看望抢救他的中国战友余如意,当他们相见的时候,这两位异国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这是两个民族鲜血凝成的友谊在拥抱,是世界上两股最英勇、最正义的力量的拥抱!”

在三年的战斗生活中,部队也时时处处得到朝鲜人民的大力帮助,每当看到部队任务紧张时,当地居民就组织民工队赶来一起参战。每当看到指战员们由于缺乏营养夜盲症患者增多的时候,他们便停止吃蔬菜,省下来送给部队。当地政府还经常组织文工队、电影队和学生等前来为战士们慰问演出,并向部队赠送锦旗计40余面,给战士们拆洗衣被达1600件以上。这种纯洁崇高的战斗情谊,许多亲身经历过的老同志至今还记忆犹新。


十六、在战斗里成长

工兵二十二团从一九五O年十月入朝参战至一九五五年一月胜利返回国内,历时四年又四个月。在这四年零四个月里,我团北起鸭绿江,南到板门店,西起大、小和岛,东到扭岭山,转战南北,纵横驰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足迹遍及朝鲜半壁河山。无论在波涛汹涌的江河渡口,还是在炮声隆隆的前线战场,无论在生活艰苦的荒山野岭上,还是在疯狂凶残的敌机封锁之下,全团指战员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吃大苦耐大劳的顽强革命精神,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人民工兵气吞山河的雄伟壮歌。

在四年又四个月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我团先后完成大小工程近百项,担负了整个朝鲜战场近1/3公路运输线的维护保障任务。如果将在各项工程中排除的土、石、泥、雪方集中起来,按一立方米排列,可由平壤排到北京。单在历次洪汛期用人工漕渡向前线输送的主副食品,就可供100万人食用54天。由于我团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曾多次荣获东北军区、“工指”、“渡指”、十五军、二十三军、六十七军、苏第122军等单位的通令嘉奖,全团先后有11个班以上单位荣立集体功,并涌现一等功臣1名(余如意),二等功臣68名,三等功臣1959人次。

在四年又四个月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我团由弱到强,各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通过战争的锻炼,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指战员通过亲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进一步认清了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从而加深了对抗美援朝战争伟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执行战时保障工程的经验,为以后战备训练和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上级的关怀下,部队的装备得到了显著加强。至一九五四年底,全团装备有54台汽车(含两台指挥车,6台牵引车,一台吊车,1台救护车)和50台(辆)机械。此外,通过工程实践,部队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入朝初期能较熟练地掌握架桥和漕渡作业的仅有40%,到一九五四底已达到80%,同时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入朝初期能正确进行组织指挥的仅占40%,到一九五四年底已达到80%,入朝初期部队只能担负一些简单的工程保障项目,回国时已能担负起比较艰巨、复杂的工程保障任务。

在四年又四个月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我团先后有105名指战员牺牲在朝鲜的国土上,为了世界的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牺牲的烈士们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正气凯歌,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国际主义的忠诚战士,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镌刻在中朝人民渊源流长的历史丰碑上,与山河同在,与日月争辉!

在四年又四个月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我团之所以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除了上级的正确指挥,朝鲜人民的大力支援,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党、团员积极带头等因素外,主要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扎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每逢任务下达,均要层层开展动员,尽可能使全体指战员从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上,认识其重要意义,树立起为之努力奋斗的坚强决心。(二)及时提出鼓励口号。每当部队执行任务遇到困难时,各级党组织都及时提出鼓动口号,如在各渡口抗洪斗争激烈阶段,团党委提出“一切为了前线、多抢渡一粒粮弹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等战斗口号,使全体指战员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三)采取各种形式及时宣扬好人好事。尽管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部队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文艺演出经常不断,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将作战、施工中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顺口溜等在工地演出。此外,板报标语等经常贴满工地,气氛渲染非常热烈,这些都较好地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当时,部队生活相当艰苦,很多同志因营养不良患了夜盲症和因过度劳累患了综合疲劳症,而工程一个接一个,任务极其艰巨,同时还常有敌机、敌炮威胁、袭扰,在极端艰苦险恶的环境下,政委郭军、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孙竹,以其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积累的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带领全团党政干部,经常召开战地政工会议,分析形势,纠正不良倾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重视技术骨干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种装备的作用是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完成任务的重要一环。随着装备的不断改善,根据当时任务繁重的特点,部队坚持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培训骨干,同时酌情掌握在战情许可的情况下,专门举办各种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班。几年来,部队利用战斗间隙先后培训了各个工种机械操作人员和修理人员等技术骨干400多名。在执行战时与战备工程保障任务时,二九年参加红军的老团长何力斌,副团长兼参谋长李芝田、副参谋长张超等,除重视部队作风纪律培训外,十分重视技术装备的提高和改善。这也是部队攻无不克、战斗力不断提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


十七、凯旋回国

一九五五年一月中旬,工兵二十二团结束了在朝鲜执行的战时与战备工程保障任务,完成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光荣使命,奉调回国。东北军区后勤部在辽南的盖平县(今盖州市)为我团准备了临时营区。出于外交斗争的需要,为避开波兰、捷克、瑞士等中立国设立在新义州车站的军事调停监察组的检查,以秘密的方式回国。全团于黄昏时集结在北仓里车站的站台上,团长何力斌宣布了回国命令,政委郭军简要说明了归途中的纪律。

此时,夕阳的余辉折射出绚丽的晚霞,金色的霞光铺洒在朝鲜大地的锦绣山川。依依惜别之情牵动着全团每一位指战员的心,向英雄的阵地告别,愿这饱经战火的土地重新开满绚丽的和平之花,向长眠在阵地上的战友告别,亲爱的战友!我们曾一起跨过鸭绿江,在共同战斗的洗礼中度过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今天,当凯旋的时刻来临,你们却留在了异国他乡。亲爱的战友!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指战员们恋恋不舍、频频回头的踏进军列的车厢,朝鲜铁路车站的工作人员在闷罐车门上贴上封条,写上货物的名称。军列在朝鲜半岛的夜幕之中,朝着北方,朝着祖国,沿北仓里、宁边、价州、泰川、新义州、安东的方向徐徐起动、奔驰……

拂晓时,满载着全团指战员的军列通过新义州,驶上鸭绿江大铁桥,即将进入安东市区。最先发现的是一连二排副排长程锡福,他惊喜地高声喊到:“到安东了,回祖国了!”车厢里顿时沸腾了,指战员们纷纷推开小铁窗,拥挤着往外看……久别了几年的赤子们一下子拥进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望着安谧、幸福地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安东市民已经升起了缕缕晨炊,泪水已经噙满眼窝的一连连长范凤奇振臂高呼:“祖国万岁!人民万岁!毛主席万岁!”随着连长范凤奇一起高呼口号的一连指战员们也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一部威武雄壮震撼心魄的伟大史诗,也是一曲嘹亮深厚、激昂悲壮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交响乐曲。

这支小小的100多人的连队,也体现了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扶弱压强的正义立场。是威武雄壮正义之师的缩影,是伟大史诗的重要词汇,是胜利乐曲的瑰丽乐章。

望着车窗外面闪过的祖国的城市、乡村、高山、河流、田野……一连的指战员们情不自禁地放开喉咙,高唱起《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平原,越过高山,越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

大家击节拍掌,互相依偎着,那么深情,那么神往,直唱得嗓音哽咽!热泪盈眶……!

高昂、雄壮的歌声透过车窗,回响在辽东山区,回响在祖国大地……


二O一三年八月一日

于家乡辽北东部山区柴河畔



作者简介:


张林成,满族,一九六三年生,籍贯,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郭家沟村,出身农民,小学学历,历经自学。学术职务系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九一八战争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辽宁省历史学会铁岭市分会常务理事、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原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现从事影视艺术创作与“东北绿林”特色文化研究。联系电话:13504102503(微信同号)



责任编辑:


开原市历史学会会长、开原市政协委员、六十集《口述历史》电视系列纪录片总导演、【开原古城网】、【开原历史学会网】总编辑王义


版权声明:该文创作为作者多年心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在本网站“在线留言”



 
上一篇: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二十二团 赴朝作战纪实 《鏖 战 千 里 运 输 线 》(中) 文/ 张林成
下一篇:书写一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写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文工团少男少女们 作者:张林成(辽宁·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