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学会

咨询电话

0410 73663731

13604100731

邮 箱

2892034127@163.com

首页 > 省市学会 > 银州学会
[关东鹿鸣·剑厚著/满族饮食与西丰美味(连载二)
发表时间:2018-09-09     阅读次数:529     字体:【



[关东鹿鸣·剑厚著/满族饮食与西丰美味(连载二)

著/剑厚


第一辑 满族(西丰)传统与经典美食




二、煮饽饽(水饺)


满族人把饺子也称做饽饽,区别于蒸的饽饽,水饺叫煮饽饽,那是很金贵的食物,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按照满族人的习惯吃上一些,“好吃不过饺子”是满族人迄今为止的口头禅。后来满族人入关成为统治者,过年吃饺子才成了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也正因为满族人对饺子的推崇,饺子作为食品在中国的北方才真的成了气候,今天提起“老边饺子”,那可是历史悠久,威名远扬啊。

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生意人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了间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其制作精心,风味独特,以“水煸馅蒸饺”深受人们喜爱。由于主人姓边,人们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制作精细、造型别致、皮薄肚饱、馅鲜味好。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制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候宝林亲临品尝老边饺子,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它的独到之处就是调馅、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增加鲜味。

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菜馅。剂皮和制: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而今,在西丰,鹿肉馅和山野菜馅饺子独具特色。


三、菜包,又称“吃包儿饭”、“吃乏克”、“吃菜团子”


菜包的作法是:将白菜、酸菜等菜叶子放在手掌上,再把已煮熟的米饭(过去以小米饭为主)、炒菜和小葱、大酱放在上面,用双手将菜叶合上,或包成长卷型,以手握而食之;或包成团形,双手捧而食之。其所用菜叶、饭及炒菜等常因季节变化而作选择。

关于吃菜包的来历,在西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带八旗兵出老城去攻打抚顺,将抚顺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一围就是好几天。堡子里的老百姓天天给他们做饭吃。等到打了胜仗,拿下了抚顺城,老罕王没有下令休息,而是指挥八旗兵乘胜追击明军。说来也巧,大兵开拔时,老百姓刚刚做好饭。可军令如山倒,眼看做好的饭,士兵们想吃也不敢吃,只得出发了。可是有一家的媳妇,看到了饿着肚子的士兵就要走了,却急中生智,对住在她家的几个兵说:有办法了,你们可以把饭带上路上吃。那时候,哪有带饭的工具呀,这几个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意思就是这小媳妇在说瞎话呢。正在他们将信将疑的时候,只见这个小媳妇,匆匆走到屋外,把一些刚晒蔫吧的白菜叶子用水洗了洗,铺平,把已经做熟的带有肉菜的饭盛上一勺子,用菜叶一包,做成大菜团子,塞给这几个士兵每人一个。士兵们以惊喜感激的目光看了这小媳妇一眼,就匆匆忙忙上路了。

老罕王为了追击明军,没让士兵吃饭,他自己也是提拎着个瘪肚子。等到他领兵追出几十里路之后,又遇上了一场大雨。这时候,老罕王和他的队伍已是人困马乏,肚子更是饿得咕咕直叫。老罕王便命令队伍休息做饭。大雨刚过,地是湿的,柴也是湿的,根本无法做饭。此时的老罕王真是又急又饿又是没有办法。那几个带着菜团子的士兵看到老罕王的这个样子,纷纷将自己怀里带着的菜团子献给了老罕王。只见老罕王双手捧起菜团子大口大口吃起来。嘿,吃得那是个香啊!他吃饱了之后,就问士兵这菜团子是哪来的。士兵们就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了老罕王。老罕王听了,一拍大腿,说:这个小媳妇真聪明。今后咱们打仗不用挨饿了。从那以后,凡遇行军打仗,老罕王就让老百姓做菜团子给士兵们带上。这一作法慢慢变成了民间的习俗,而菜团子也就作为满族的一种独特的食品一直流传到今天。


四、酸汤子


酸汤子,应该是满族一种普通的食品。尽管关于吃酸汤子的来历,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传说流传下来,但它作为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满族食品,一直延传至今,却是不争的事实。

酸汤子,实际是粗粮细做,做法是将玉米楂或面放在缸里,水泡发酵后磨细水面,滤半干掺干面和好,锅水烧开了,手上扎一个苞米叶或薄铁做的汤套,两手托面合挤,从汤套中挤出10~20多厘米长的面条,然后放上盐、白菜、渍菜、调料,吃起来酸甜可口。

现在,在西丰农村,经常做酸汤子吃的人家不是很多了,只偶尔用来换换“口味”,但在西丰县城,有很多能够做酸汤子的“粗粮馆”,还有专门做酸汤子的“汤子铺”,生意都十分火爆,足见人们对酸汤子这种满族食品的喜爱。





作者简介



李建厚,笔名剑厚,辽宁铁岭西丰人。

铁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铁岭市作家协会理事,西丰县文联秘书长兼作家协会主席。

《关东鹿鸣》文化平台总编辑,北京红厚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香港国际青少年诗歌联盟副主席,中国诗歌网湖北频道及《湖北诗人》编委、诗评,凤凰国际音乐台常务副台长等。

有诗刊于《青年作家》、《诗歌月刊》、《诗潮》及《散文诗》等;有诗评刊于菲律宾《联合日报》、香港《香港书评家》等;有歌词刊于《新歌诗》等。





责任编辑:

开原历史学会(筹委会)负责人,开原历史学会网 总编辑 王义(天翼)




 
上一篇:[关东鹿鸣·剑厚著/满族饮食与西丰美味(连载三) 著/剑厚
下一篇:【关东鹿鸣·剑厚著】《满族饮食与西丰美味》(连载一)